癌症免疫疗法新突破,BY1溶瘤细菌靶向治疗

来源:  2021-05-11 17:18

癌症作为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,医学对癌症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。从最初对它的一无所知,到后来的手术切除,再到后来的放化疗以及靶向药,人类的治疗技术每迈进一步,癌细胞总能进一步找到藏身之处。战胜它,似乎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。

不过,随着免疫疗法的出现以及逐步成熟,人类仿佛又看到了战胜癌细胞的曙光。

近年来,免疫疗法在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,它不仅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,通过强化人体的免疫能力,也可能将其击退。通过强化人体免疫力而对付癌症,就是目前世界上盛行的“免疫疗法”。 免疫疗法是利用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。免疫疗法目前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类,处在研究和开发阶段的主要免疫疗法有:DNA疫苗、NK细胞免疫疗法、PD-1/PD-L1抗体、CAR-T 技术等。

免疫疗法是当今最火热的癌症治疗方式,被誉为癌症治疗的第三次革命。到目前为止,免疫治疗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形式:靶向抗体、癌症疫苗、过继细胞疗法、溶瘤病毒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、细胞因子和免疫佐剂。无论是在国内外,这些免疫疗法都已经被获批治疗多个恶性肿瘤。对于国内的癌症患者,免疫疗法既熟悉又陌生。

免疫系统什么?

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系统。它并不存在于身体的单个部分,而是由细胞、分子、组织和器官组成的大家庭,互帮互助共同保护身体。免疫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免疫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,这对于预防包括癌症在内的感染或疾病至关重要。

强大健康的免疫系统可以保护我们免受癌症的侵袭,并且能够消除已经形成的肿瘤组织。

免疫系统有两个分支,即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。先天免疫系统提供对常见病原体(细菌、病毒或其他致病微生物)的一般防御,因此它也被称为非特异性免疫。而适应性免疫系统则针对特定的威胁,学习如何对身体已经接触过的病毒或细菌发起精确的攻击。

免疫疗法的工作原理

在免疫疗法之前,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是手术、化疗、放疗。这几种方法的本质是外部干预,也就是借助于外援,直接攻击癌细胞。

但是,免疫疗法换了一个思路。其治疗原理是恢复或者增强免疫细胞的识别能力和战斗能力,发挥人体潜能,战胜癌细胞。

人的免疫系统面对癌症时之所以束手无策,要么是无法识别癌细胞(癌细胞十分善于伪装), 要么是打不过癌细胞。而免疫疗法恰恰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。

免疫疗法迎接新挑战

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、免疫学研究所所长认为,免疫疗法可能是未来人类战胜肿瘤的一个重要武器,但也面临着几个方面的挑战:

一是扩大治疗的范围。目前细胞疗法只对特定的几种癌症如淋巴癌、血液癌有效,对实体瘤效果不佳。而PD—1疗法虽然得到了概念上的验证,但是如何提高效果,使受益的人群扩大,仍需进一步研究。

二是如何降低免疫疗法的“毒性”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一些治疗技术的副作用仍然较大,如CTLA4一类的阻抗剂,副作用仍然很强。三是免疫疗法的研究还需要一个过程。

医学研究不断进步,港药溶溜生物制药的溶溜细菌技术得到突破性进展,YB1将开始临床实验,癌症免疫疗法又增新成员。

YB1—全球首创溶瘤细菌载体

港药溶瘤生物制药专注于肿瘤靶向治疗领域创新药物的研发,拥有世界领先的基于合成生物学的溶瘤细菌技术平台,致力于向全球提供革命性的癌症免疫治疗解决方案。

2011年,公司创始人香港大学于斌博士及其团队在研究中首次实现沙门氏菌Lambda-RED高效编程技术,建立了沙门氏菌合成生物学改造基础。经过逾10年的开发周期,于斌博士及其研发团队成功发明了一种经过基因编程、具备溶瘤作用的菌株鼠伤寒沙门氏菌(Salmonella typhimurium),并将其命名为YB1。

实现肿瘤靶向性治疗

YB1的肿瘤靶向性主要基于实体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特点:肿瘤的中心都有一个低氧的区域,氧气浓度低于0.5%,明显区别于正常器官(氧气浓度在1-5%);此外实体肿瘤的血液循环差,造成对各种化疗药物,抗体类药物,及细胞类药物都有很强耐受性。

经过基因编程的菌株鼠伤寒沙门氏菌(Salmonella typhimurium,YB1),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作为“生物导 弹”可以精准靶向肿瘤区域的低氧区域,令其仅在氧含量低于0.5%时存活,则可以达到靶向肿瘤的目的,并且可以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害。

未来,港药溶瘤生物制药将在肿瘤靶向治疗领域持续深耕探索,加速推进YB1溶瘤细菌疗法的人类临床试验研究,并积极推动其多管线的技术拓展和商业应用的开发进程,致力于为人类抗击癌症及肿瘤治疗的创新药研发事业贡献一份力量。